800元快餐不限次的地方_附近学生100元4小时电话号码_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

description

构力智库

致力于为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行业技术创新与应用、企业经营提质增效

建立沟通交流、资源共享的多向互通平台

这3年,建筑从业者去往何处,构力智库和10位朋友聊了聊 | 王帅

字号
  • 2024-01-10
  • 2

 

中国建筑业经过改革开放后40多年的高速增长,凭借其高产值贡献和高就业容纳能力,已发展成为年产值超过25万亿元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近年来,整个建筑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加剧,身处建筑行业各个链条的企业需要转型发展重塑竞争力,各从业者们也需要转换思维,求变求存,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

我们留下过什么?我们对行业的思考是什么?我们又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构力智库邀约了10位业内外资深从业者,就这些问题寻求答案。他们中,有人一直站在人才培养的第一线、有人始终奔波于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有人掌舵着业务乘风破浪跨越山海。他们在面对复杂的行业变化勇往直前、在应对变化的挑战中超越自我。

对构力智库提出的问题,不同的嘉宾朋友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期嘉宾为,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中心副主任王帅的个人观点,经构力智库编辑:

 

 

1、请问近3年您主要在做什么,有什么成果可以分享?

我在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现担任科技开发中心副主任兼中交集团内河水运建设技术研发中心执行副主任职务,这三年来主要负责公司BIM数字化研发与应用推广、集团级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管理等工作,2021年获评中交集团首批智慧基建BIM技术正高级工程师职称。

在数字化应用实践方面,多年来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公司主营业务融合,目前我公司项目的数字化应用阶段已覆盖基建领域工程全生命周期,形成了水运、市政、建筑和生态等业务板块系统实施方案。其中有代表性的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工程项目,是集超宽超长海底隧道、超大跨海桥梁、深水人工岛、水下互通“四位”一体的集群工程,规模空前、建设条件异常复杂、综合技术难度再上新高,是我国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项世界级的重大跨海交通工程。水规院负责东、西两座大型人工岛工程岛体设计,通过填海筑岛形成稳定陆域,实现海上桥梁与隧道的顺畅衔接,并提供掩护功能,保障主体建筑物正常运营。由于此前国内无海上大型人工岛BIM设计应用先例,需要制定适用于人工岛的BIM实施标准及软件解决方案;同时,岛体形状不规则,如西人工岛的岛体轴线方向为“风筝状”不规则弧线,传统二维手段难以解决某些设计问题,结构出图与算量困难;不同结构之间衔接问题复杂,需要对重点部位进行模拟,优化设计方案;此外,项目还面临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带来的设计效率提升等问题。针对上述重难点问题,我带领团队积极开展BIM数字化设计创新实践,首次形成了海上大型人工岛数字化设计成套技术,基于多专业三维协同设计工作模式,构建人工岛精细化模型,实现复杂结构方案的优化模拟,提升优化设计成果,提前发现潜在问题,解决项目实际难题,形成了多项数字化工具研发与应用成果,为同类工程数字化设计提供经验参考,也为后续施工、运维阶段全生命周期深化应用打下基础。

图1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工程西人工岛

 

海外工程项目数字化技术应用方面,巴基斯坦某集装箱码头工程,作为南亚地区首个自动化专业集装箱深水码头堆场工程,项目建设面临五大突出挑战:

(1)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信息化程度高,同现有一期运营码头接口点众多,施工调试过程需要避免对运营项目干扰;

(2)综合性强,地下管网系统复杂,各系统管线密集,相互干扰大;

(3)施工项次繁杂,分区块交工,工期紧迫;

(4)采用英标体系,建设质量要求高;

(5)项目涉及乌尔都语、英语、汉语等多语言环境,当地工人文化水平偏低,跨文化交流障碍问题突出。

据此,我们利用BIM技术的直观性、协同性、优化性及信息完备性等优势以解决上述难题,基于EPC模式的管理优势,将BIM应用贯穿在设计-施工-交工验收全过程,最大程度发挥BIM的一体化应用价值,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成果:

(1)提高沟通效率,降低交流成本。通过BIM模型直观展示,解决海外大型EPC项目因多语言、跨文化等因素带来的交流效率低下问题,加快设计报批进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方人员外出交流频次,保证海外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2)提高协同设计效率。通过建立港口工程参数化构件库以及软件二次开发,解决BIM应用过程中标准化程度高、重复性大、耗费时间长的建模问题。

(3)提高设计品质。通过BIM一体化应用,解决集装箱堆场管线碰撞问题,减少后期设计变更;通过将施工阶段问题前置,优化方案,减少施工中的潜在的返工,保证工期要求。

(4)形成数字化资产。通过BIM模型创建与应用,集成了设计和施工阶段项目信息,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信息化建设和后期运营提供基础条件。

本工程积极探索BIM技术在海外多语言环境下EPC项目中的一体化应用模式,在提升设计质量与效率、加快沟通报批、避免返工、节约工期成本等方面均产生了良好的应用效益,获评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2021年国际工程数字化优秀应用案例。

图2 某海外大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

 

创新研发方面,一方面以提升设计效率为目标,结合公司主营业务,基于参数化建模、自动化出图、集成计算、协同设计等数字化设计应用场景与需求,形成了内河、海港板块多项软件工具研发成果。同时,围绕EPC总承包项目管理特点,自主研发BIM+GIS管理平台,实现了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各阶段基于BIM 标准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达到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对进度、质量、安全、投资控制的要求,提升了项目数字化管理和决策水平。目前公司研发工作已进入快车道,还在不断丰富工程全生命期数智化产品。

图3 公司自研BIM+GIS工程建设管理平台

 

 

2、根据近几年的从业经历和个人阅历,您对行业发展或者个人产生了哪些思考?

随着经济形势发展、行业结构的变化,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将由传统粗放的规模增长模式逐渐趋向于价值增长和高质量增长,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而本质是新技术驱动业务、管理和商业模式的改革。这几年国家在大力推进“数字强国”“新基建”等战略,以信息技术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而工程项目数据是行业和企业大数据的核心内容,BIM技术作为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工程建设行业的二次革命,其推广应用为项目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是工程建设行业“数字化”的关键核心技术。BIM技术支持设计、施工与运维管理一体化,有助于推动设计理念提升、优化施工管理、改进施工工艺,提升运维阶段管理效能,实现工程全生命期管理信息传递共享和工作协同。同时,提高工程项目的可预测和可控性,避免“错、漏、碰、缺”,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为工程行业提质增效、节能环保创造条件,同时为产业链贯通、工业化建造提供技术保障,促进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数字化和智慧化。

各大建筑企业对BIM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视,这几年通过制定推广应用工作机制、研发关键技术、构建标准体系、开展示范工程建设、培养技术人才队伍等举措,积极推进技术落地实施,当前很多项目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和管理价值。但由于我们基建工程往往项目体量大、空间范围更广,有很多区别于房建的特色需求,因此工程数字化和BIM技术在基建行业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发挥在项目全生命周期整体作用和价值方面任重道远。我们中交集团对于BIM在战略引领和管理提升等方面的价值定位就有着清晰的认识与共识,于2014年正式启动集团BIM技术研究应用工作,助力传统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鼓励在公路工程、水运工程等特色主业领域开展BIM技术应用,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由于数字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对于数据安全以及符合国内特色的行业功能应用需求也愈发强烈,中交集团于2022年与中国建研院构力科技达成战略合作,以完全自主的国产BIMBase平台为底座,在BIM技术、交通基础设施平台层等深入合作研发,加快整体BIM工作推进,注重全产业链的数据协同,进一步释放BIM技术在集团产业发展中的助力作用。

我们设计院也正在这个大趋势下探索着新的设计模式和方法。对于设计人员,未来将依托数字化、智能化软件工具以及全专业全过程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变革设计手段,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对于公司自身,将依托数字化技术优势,探索在企业内部管理的应用,提升管理和技术能力,支撑公司转型升级发展;面向政府、建设方和工程总包方,我们将提供数字化交付和模块化设计的解决方案,推进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形成全新的产业模式和服务模式。

多年来,水规院坚持不懈地进行工程数字化应用实践,在水运、市政、建筑和生态等多个板块取得了丰硕的工程案例成果,也锻炼造就了一支技术扎实、眼界宽广的数字化应用与研发人才队伍。但整个工程建设行业也仍面临着BIM软件功能不完善、复合型人才队伍缺乏等问题,特别是当前既拥有业务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又具备数字化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员仍然十分紧缺。因此,公司还将与行业兄弟单位携手并进,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新技术研发推广及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

未来已来,行业同仁们下一步还要携手开展一些工作,如:

1、共同推动设计理念提升,加强BIM数字化技术研发与培训,加快形成以BIM数据方式提交成果的能力,加强全生命周期BIM数据应用;

2、打造依托BIM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快实现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工程信息共享传递,降低建设管理成本,提升运维管理效能,提高精细化管理和决策水平;

3、推进标准化建设,积极参与国内外BIM标准制定;重视数据管理,保证工程数据安全等。

 

 

3、上一次考察或者旅行去了哪里?有哪些具体的收获呢?

上一次出境考察是2019年和项目团队一起赴新加坡代表公司参加全球基础设施光辉大奖赛,水规院参赛的数字化应用项目最终获得了特别荣誉奖。留下印象比较深的建筑物是新加坡樟宜机场,建筑与景观设计很有特点,特别是室内瀑布使机场大厅成为了别具一格的风景。出于职业本能,当时我在想如此有创意的机场工程打造,肯定离不开各种新技术的赋能应用,带着好奇心还专门了解了樟宜机场在数字仿真模拟等方面的应用。

图4 新加坡樟宜机场室内瀑布

 

我觉得与之相比,这几年我们国内机场建设的数字化应用也毫不逊色,像鄂州机场、大兴机场等在BIM、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方面也都有非常好的成果经验。其实不仅是机场建设工程,全球的工程建设行业当前都在往绿色智能方向发展。通过数智化、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手段,不断赋能推动建设工程品质提升,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都应积极拥抱新理念、新技术,不断的加强学习和更新知识储备,顺应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做到与时代同行。未来也希望能与业界同仁一道,在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行。

 

 

 

 

嘉宾简介

王帅

博士、注册土木工程师(港航)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中心副主任

中交集团内河水运建设技术研发中心执行副主任

中国图学学会土木工程图学分会与BIM专委会委员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数字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数字化分会会员

 

企业介绍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原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成立于1951年,是新中国第一家水运勘察、规划与设计机构,现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水运工程咨询设计的排头兵,设计了中国第一座海港、第一座内河港、第一座船厂、第一个全集装箱港区、第一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第一座45万吨级原油码头,是中交设计企业唯一一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单位。拥有国家最高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工程咨询综合甲级资信等50多项业务资质,是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的代部委审查咨询评估单位。连续多年进入全国设计企业50强,ENR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

 

 

 

专栏约稿

2024年,构力智库继续面向建筑业技术骨干特别邀约专访文章!欢迎广大从业者对建筑结构设计、绿建双碳、BIM、装配式、智能建造等专业领域,进行项目成果介绍、技术思考和视野拓展分享,为建设行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若您有投稿意愿,欢迎联系:李工 13212273567

 

推荐产品

description
PKPM结构系列软件

国内市场覆盖度达 95%以上,国内房屋建筑的主要设计软件。

description
BIMBase建模软件

我国建设行业工程软件的支撑平台。平台&软件&生态。

description
PKPM-BIM建筑全专业协同设计系统

国产自主研发,更符合中国建设标准和工作流程的BIM软件。

description
BIMBase浏览器

多格式模型的查看与审阅,免费、免注册、免激活,下载就能终身用

description
PKPM-GBP绿色低碳系列软件(CAD版)

节能与绿建系列设计分析软件,含多地官方指定节能软件。

联系我们(总部)

地址:

服务热线:

联系方式:

邮箱: